首页 - 成人英语 > 法律英语学习

法律英语学习

发布于:2021-02-14 作者:jason 阅读:620

“法律英语”=基础英语水平普通法概念法律实践术语和技能职场礼仪欧美文化中的边肖在此梳理了法律英语的学习方法。快来学!

法律英语学习方法1

第一,为了英语,我反对英语的纯英语主义。

法律英语学习

人生短暂,但学习无极限。中小学教育,重在基础,进大学有专业定位;工作后分工更细,定位更清晰。学习英语也是如此,需要有明确的专业定位。所有学生都希望法律英语的学习更有效率,也就是说,在相对较短的时间,进步会更快,结果会更大。一定要专一勤奋,心无旁骛,放在中间。

国内关于英语的学习资料主要有三种:一是所谓的应试英语,四六级,托福,Yas等。这些东西都是敲门砖,不是真正的知识。如果没有特殊需要(比如出国或者考试),就不能在这里学英语。另一类可以叫文化英语,比如名人演讲、世界名著、英文电影、歌曲等。可以作为辅助和消遣,决不能抛弃;还有就是教材很多,比如英语,从入门到精通,英语背诵,高级英语等等。学生应该把它作为基础教材,学习一套英语。一个一个看是浪费时间。这些都是为了英语而写的纯英语读物。

纯英语主义说到底是应试教育和出版社商业利益联姻的产物。学校、考试机构、出版社利用大众想学好英语的欲望,一方承诺精通、进阶、无敌、高效(30天就能流利说话?),而对方不断推出各种考试,颁发各种证书来证明考生的英语水平。四六级托福成绩的神话不断出来,鼓励学生浮躁。

我大学通过了六级,但是刚和外国人谈判的时候,我又聋又哑像个傻逼。来澳洲后,在一家中餐馆工作,认识了一些厨师和老板,根本不懂英语,或者只会说几口蹩脚的唐人街英语,生活也不算不方便,收入也比大部分澳洲土著高很多。澳大利亚法学院的一个弟弟,12岁随父母移民澳大利亚。英语几乎成了母语。中文只听说过,不会读写。他羡慕我的双语优势。我说:可是你英语很好啊!他回答:英语好有什么用?每个人都会说英语!我的英语不是很好。我不会在餐厅点餐,别人听不懂笑话。看电视听广播最多能听懂80%。然而,有些作业(这里称为作业)在班上80多名学生中得分最高。

我的意思是:(1)英语水平不能用考试来评价(我问:和美国街头退学学生相比,哪个高还是低?);(2)学习英语的重要性不是绝对的。外贸人员一定要学英语。但是,如果北京的哥哥不会说话,外国人不会来参加奥运会吗?(3)学英语没有专业定位,实用价值不大。有些人甚至建议逐字听写美国之音。就算%听懂了,也是美国中小学生的听力水平。对于一个中国人来说,花几千个小时100%听懂VOA或者流利背诵林肯的演讲有什么实用价值?

想想吧。我们中国孩子从小学到大学,甚至博士毕业,学英语至少要10年。它使用了多少时间,能量。最后,加入WTO后,英语人才依然短缺。解释什么?方向不对!在大学里,我们应该放弃流行的英语教材,学习相关的专业英语。

纯英语主义是一张窗口纸,谁也不想破!为了与世界接轨,政府需要英语人才,可以评价,只能通过考试;学校有教案、招生名额、考试通过率的要求,自然强调考试的重要性;出版商为了利润最大化,自然喜欢出版通俗的书(有多少人买专业的英文书?);回国后,海归们为了谋生或炫耀,不时会蹦出几句。有意无意的,他们也强调了流行英语的重要性。谁不捅破这层窗户纸,那就是误导,就像令狐冲被困在地牢里一样,提炼和吸收了星际溶液,而结果却被提炼了。

纯英语主义视手段为目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好英语的目的是为了中国人更好的交流、借鉴、吸收和评价。现代社会的特点是分工精细,专业化。因此,在中国学习英语而没有专业方向是对时间的浪费。总之,英语是关键。如果你每天擦亮钥匙,给钥匙上蜡,但你永远不知道该打开哪扇门,那你就是一个纯粹的英国人,基本上是傻瓜的代名词。

第二,我反对崇高的杰作主义

学习法律英语,一定要脚踏实地,从基础做起。基础是课本。教材有两个特点:(1)介绍基础专业词汇、逻辑分类和推理过程;(2)使读者对一门学科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经典和经典往往是对以前的知识进行总结和批判,然后提出新的理论和新的观点。所以这些书不适合初学者作为入门教材阅读。因为,没有这些基础知识和背景资料作为铺垫,时间很长,也很迷茫。

例如,中国法律界一直在讨论许多关于公平和效率的问题。基本问题是先把蛋糕做大()还是先把蛋糕平均()分。围绕这个问题,各种法学、经济学的经典和名著满天飞。要研究这个问题,首先要读一本法理学的教科书,了解公平的定义;再看一本经济学教材,了解什么是效率。再看看这场争论的发起者,美国经济分析学派,他们提出了这个理论的历史背景。那你就真的能理解了?这样,你就会发现,关键问题在于交易成本理论()。那么,我们问:中国法律的交易成本有多高,高到影响效率吗?

因此,建议学生在阅读所谓经典、权威、名著之前,先静下心来看一些教材,理清基本理论和概念。在这方面,使用中国文学和法律与用英语学习没有区别。

第三,我反对不需要太多理解的模式主义

借助英汉词典翻译法律文件,通过外贸信函或涉外合同模式学习法律英语,可以很快,但不容易。

另外,范本并不规范,错译、曲解、牵强附会的地方很多。

法律英语学习

我在国内做律师的时候,见到过很多翻译公司翻译的合同文本,其错讹之多,令人惊讶。原因很简单,字词只有在特定语境中,才有意义。法律英语学习者遇到的尴尬局面是,多数中英文的法律词汇,都不能准确互译。比如我在论坛中曾经解释过的法人一词,不能译为,因为在普通法中是指能够独立承担法律后果的人,既包括自然人,也包括法人。所以,法人应该译为bodycorporate。

所以,范本用以用来应急或者做个参考,但不能作为学习资料使用。最好的教材还是教科书(Textbook)。

另外,最好手头有一本英文法律词典,含有对法律名词的英文解释,尽量不用或少用英汉法律词典。我曾经用过三本英汉法律词典,都是强译,没有对相关词条的解释。比如:tribunal在法律出版社出版的《英汉法律词典》中,被定义为(1)法庭、裁判所;(2)法官席、审判员席;(3)裁判、批判。如果在法律文书中出现proceedingsincourtoflawortribunal,该如何翻译能?如果按该字典的解释,将这句话翻译为在法院或裁判所进行的程序,这到底是什么意思?什么是裁判所?其实,tribunal一词与法院相对,指行政裁量机关,也就是独立于法院之外的,对行政行为有权做实质性审查(meritsreview)的机关。(注:中国没有类似机关,因此不能直译)

  四、我反对多多益善主义

英语国家的法律,都继承英国普通法传统,既包括成文法(statute)也包括判例法(caselaw)。如新西兰这样的小国的法律,印出来,也比四库全书多,而且还在不断地增加。不要说美国、加拿大、澳洲还有联邦立法和州立法之分!

因此,即使是澳洲最高院大法官,也不敢说他精通法律(除非喝多了)。我们这些中国学习者,更不能奢望太多。所以,即使是法律书籍,也要有选择,不能看得太杂。如果对合同法感兴趣,建议先攻合同法总论。通了之后,再读合同法分论(如货物购销合同、技术转让许可合同等等)

前面说的专业定向,也包括在法律内的专业选择。以一两个法律部类为主,其他相关部类为辅,这才是一个聪明而有效的学习法。忽而宪法、忽而刑法、忽而国际法,看似花哨,也只是花拳绣腿而已。

另外,国内还有一些所谓法律英语教材,东拼西凑了一些文章,加上注释和译文,既无体系,又无侧重。这类读物,只能算作英文教材,不能当法律书学习。我们既然不能靠读法律文摘学中文法律,同样不能这样学英文法律。

  总结:

(1)学习法律英语,是用英文学习法律,不是通过阅读法律资料学习英文。所以,要用法律的方法学习;不能用语言的方法学习。因此,我反对纯英文主义;

(2)法律的方法,就是从基础学起,找到法律发展的逻辑起点,了解名词术语的特定含义,把握法律单元的整体构架。唯一能够满足这一要求的就是教科书。因此,我反对名著主义。

(3)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是记问之学,古人说,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因为背来背去,都是别人的东西,没有自己的心得,不是真实的学问。学习法律英语也是一样。因此,我反对范本主义。

(4)最后,法律涉及面太广,因此,必须有专业定向,有选择,有取舍,有主次,有先后。把有限的时间安排好。否则,枉费心血,一事无成。因此,我反对多多益善主义。

简而言之,怎么学中国法律,就怎么学法律英语,就是宏观学习法的大总持法门。

  法律英语学习方法二

对是基础,好是目标

首先我们来看看涉外律所的低年级律师用到法律英语的场景:

  a.翻译;

b.英文邮件/法律文书;

c.英文(电话)会议。

在这三类工作中,对都是基础,而bc两类则应该在对的基础上去追求好。

法律英语如何表述对,如何表述好这点,我还是可以非常自豪地说Leaglin的课程基本上成功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是近期我又发现了新的问题,两个月前的一堂Legalin上海线下VIP的课堂上,我向学员们解释了rightoffirstrefusal和preemptiveright的区别。(rightoffirstrefusal一般用于已经存在的财产性权利,比如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而preemptiveright一般用于未来的财产性权利,比如股东对将来新发行股票的优先购买权)一位低年级律师学员认真地托着下巴听完后问我:“Aaron老师,我在Legalin上了半年多的课,我觉得我已经初步掌握了自行法律检索来确定正确甚至是好的法律英语表述的方法,可问题是,我很多时候并没有意识到我的表述不对或者不好,这该怎么办?”他的这个问题引起了我的深思,在经过两个月的思考后,我想给大家分享下面这点。

  2培养法律英语语感

有人学英语是认认真真学语法的,但是根据我的观察,其实大部分非英语专业而英语好的人都没认真学过语法,当你问他们为什么这种表述是对的/好的的时候,他们八成会挠挠后脑勺,尴尬一笑:“语感吧,这样读起来比较顺。”同样,法律英语的语感也是需要培养的。如果你看不出什么样的法律英语表述不对或者不好,那就很难自我提升和进步。

简单举例来说,相信大家进入所里不出半年,对“includingbutnotlimitedto”“hereinafterreferredtoas”这类常用的法律英语表述就可以做到信手拈来。但纯被动地培养法律英语语感效率显然是比较低的。从事涉外业务的低年级律师每天都会有不少机会接触到别人写的法律英语文书,只要你有简单的辨别能力(一般来说知名外所知名内所一般外所一般内所),这些都是你培养法律英语语感的好素材,而且这样的学习时间是算billablehour的,不仅不占用你的私人时间,老板还给你发工资。

当然,很多律所能接触到的英文法律文书水平不高,而且用英语的频率也不是特别高,所以需要下班后的自己主动学习作为补充。Legalin有一句特别长的missionstatement:

“帮助中国的法律人用最好的法律英语解决中国的法律问题”。

因此我选择阅读材料的时候第一选择就是nativespeaker(而且最好是法律人)写的有关中国法律的内容,这样的内容如果不是因为墙的话,还是不少的,大家找起来也方便。在当前国内互联网的大环境下,如果各位缺乏技术手段的话,我给大家推荐一个法律博客www.chinalawblog.com,这是一个擅长处理中国相关法律实务的美国律所运营多年的法律博客,主要的两位作者都是该所的美国合伙人,每天都坚持更新一篇,被美国律师协会评为百大法律博客,可见其质量之高。总体来说还是很符合我们Legalin的missionstatement,不过也有一个缺点,那就是这个博客主要是写给潜在客户看的,因此刻意把很多常用的法律英语词汇换做了普通英语词汇。

  3低年级律师不要急

作为在行的特约行家,我在在行最冷门的一个话题是有关法律人创业的,一个月前有一个三十岁上下的律师来找我,说是想做一个瑕疵房产买卖的法律服务平台。我和他聊了不到五分钟我就发现他根本不懂什么是创业,市场、竞争对手、准入门槛这些基础的因素一概没有考虑,沉默了一会儿,他总算说出了真实想法:“这个法律服务平台要是搭不起来,还有其他捷径可走么?”当时我就不太高兴,但还是压抑住了,因为这种心态很多低年级律师都有,甚至我当年也是这样的,扎扎实实地提升专业水平太慢了,总想着用奇淫巧技抄个近道,这位想做法律服务平台的律师是这样,本篇篇头所说的那位想学法律英语的律师其实也是如此。我非常诚恳地劝各位低年级律师,不要急。

如何高效的学习法律英语?

谢谢邀请。

最后是总结。

-

——我为了英语反对英语的“纯英语”主义。

人生短暂,但学习无极限。中小学教育,重在基础,进大学有专业定位;工作后分工更细,定位更清晰。学习英语也是如此,需要有明确的专业定位。所有学生都希望法律英语的学习更有效率,也就是说,在相对较短的时间,进步会更快,结果会更大。只有专一勤奋,才能赢得这个好感。

在中国,关于英语的学习材料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应试英语”,四六级,托福,雅思等。这些东西都是敲门砖,不是真正的知识。如果没有特殊需要(比如出国或者考试),就不能在这里学英语。另一类可以称为“文化英语”,如名人演讲、世界名著、英文电影、歌曲等。可以作为辅助和消遣,决不能抛弃;还有就是“教材英语”,从入门到精通,英语背诵,高级英语等等。学生应该把它作为基础教材,学习一套英语。一个一个看是浪费时间。这些都是“为了英语而英语”的纯英语读物。

“纯英语”主义,归根结底是应试教育与出版社商业利益联姻的产物。学校、考试机构、出版社利用大众想学好英语的欲望,一方轻承诺“精通”、“先进”、“无敌”、“高效”。)”,对方不断推出各种考试,颁发各种证书,证明考生的英语水平。四六级托福成绩的神话不断出来,鼓励学生浮躁。

本科期间考过六级,但第一次和外国人谈判的时候又聋又哑。以前在中餐厅工作,认识一些厨师和老板。我根本不懂英语,或者只会说几句蹩脚的唐人街英语。我的生活并不不便,收入也比大部分本地人高很多。法学院的一个弟弟12岁随父母移民。英语几乎成了他的母语。中文只听说,不会读写。他羡慕我的双语优势。我说:“可是你英语很好啊!”他回答:“英语有什么用?大家都会说英语!”。我的英语不是很好。我不会在餐厅点餐,别人听不懂笑话。看电视听广播最多能听懂80%。但是,有一些作业(这里叫“作业”)在班上80多名学生中得了最高分。

我的意思是:(1)英语水平不能用考试来评价;(2)学习英语的重要性不是绝对的。外贸人员一定要学英语。但是,如果北京的哥哥不会“说话”,外国人不都是来参加奥运会的吗?(3)学英语没有专业定位,实用价值不大。有些人甚至建议逐字听写美国之音。就算%听懂了,也是美国中小学生的听力水平。对于一个中国人来说,花几千个小时100%听懂VOA或者流利背诵林肯的演讲有什么实用价值?

想想吧。我们中国孩子从小学开始学英语,读本科甚至博士至少有10年了。它使用了多少时间,能量。最后,说到“一带一路”,还是缺少英语人才。解释什么?方向不对!在大学里,我们应该放弃流行的英语教材,学习相关的专业英语。

纯英语主义是一张窗口纸,谁也不想破!为了与世界接轨,政府需要英语人才,可以评价,只能通过考试;学校有教案、招生名额、考试通过率的要求,自然强调考试的重要性;出版商为了利润最大化,自然喜欢出版通俗的书(有多少人买专业的英文书?);回国后,海归们为了谋生或炫耀,不时会蹦出几句。有意无意的,他们也强调了流行英语的重要性。谁不捅破这层窗户纸,那就是误导,就像令狐冲被困在地牢里,提炼并吸收了星际溶液,结果呢

纯英语主义视手段为目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好英语的目的是为了中国人更好的交流、借鉴、吸收和评价。现代社会的特点是分工精细,专业化。因此,在中国学习英语而没有专业方向是对时间的浪费。总之,英语是关键。如果你每天都要擦亮钥匙,给钥匙上蜡,但你永远不知道该打开哪扇门,那你就是一个"纯粹的英国人",基本上是傻瓜的代名词。

第二,我反对崇高的“杰作主义”

学习法律英语,一定要脚踏实地,从基础做起。基础是课本。教材有两个特点:(1)介绍基础专业词汇、逻辑分类和推理过程;(2)使读者对一门学科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经典和经典往往是对以前的知识进行总结和批判,然后提出新的理论和新的观点。所以这些书不适合初学者作为入门教材阅读。因为,没有这些基础知识和背景资料作为铺垫,时间很长,也很迷茫。

比如,中国法律界一段时间以来对公平和效率的讨论很多。基本问题是:“是先把蛋糕做大还是先把蛋糕平均分配?”。围绕这个问题,各种法学、经济学的经典和名著满天飞。要研究这个问题,首先要看一本法理学教材,听几堂外国法公开课。理解“公平”的定义;再看一本经济学教材,了解什么是“效率”。再看看这场争论的发起人美国经济分析学派提出这一理论的历史背景。那我们才能真正理解“?”。这样你就会发现,关键问题在于“交易成本()”理论。那么,我们问:中国法律的交易成本有多高,高到影响效率吗?

因此,建议学生在阅读所谓经典、权威、名著之前,先静下心来看一些教材,理清基本理论和概念。在这方面,使用中国文学和法律与用英语学习没有区别。

第三,我反对不寻求解决办法的“模式主义”

借助英汉词典翻译法律文件,通过《外贸函电选编》或《对外合同范本》学习法律英语,可以“快”,但不可及。另外,“模式”不规范,误译、曲解、牵强的地方很多。

我看过很多“翻译公司”翻译的合同文本,都是错的,不正确的

之多,令人惊讶。原因很简单,字词只有在特定语境中,才有意义。法律英语学习者遇到的尴尬局面是,多数中英文的法律词汇,都不能准确互译。比如我在论坛中曾经解释过的“法人”一词,不能译为“”,因为“legalperson”在普通法中是指能够独立承担法律后果的人,既包括自然人,也包括法人。所以,法人应该译为“bodycorporate”。

所以,范本用以用来应急或者做个参考,但不能作为学习资料使用。最好的教材还是教科书(Textbook)。

另外,最好手头有一本英文法律词典,含有对法律名词的英文解释,尽量不用或少用英汉法律词典。我曾经用过三本英汉法律词典,都是强译,没有对相关词条的解释。比如:“tribunal”在法律出版社出版的《英汉法律词典》中,被定义为(1)法庭、裁判所;(2)法官席、审判员席;(3)裁判、批判。如果在法律文书中出现“proceedingsincourtoflawortribunal”,该如何翻译能?如果按该字典的解释,将这句话翻译为“在法院或裁判所进行的程序”,这到底是什么意思?什么是“裁判所”?其实,tribunal一词与法院相对,指行政裁量机关,也就是独立于法院之外的,对行政行为有权做实质性审查(meritsreview)的机关。(注:中国没有类似机关,因此不能直译)

四、我反对“多多益善”主义

英语国家的法律,都继承英国普通法传统,既包括成文法(statute)也包括判例法(caselaw)。如新西兰这样的小国的“法律”,印出来,也比四库全书多,而且还在不断地增加。更不必说美国、加拿大、澳洲还有联邦立法和州立法之分!

因此,即使是欧美最高院大法官,也不敢说他精通“法律”(除非喝多了)。我们这些中国学习者,更不能奢望太多。所以,即使是法律书籍,也要有选择,不能看得太杂。如果对合同法感兴趣,建议先攻合同法总论。通了之后,再读合同法分论(如货物购销合同、技术转让许可合同等等)

前面说的专业定向,也包括在法律内的专业选择。以一两个法律部类为主,其他相关部类为辅,这才是一个聪明而有效的学习法。忽而宪法、忽而刑法、忽而国际法,看似花哨,也只是花拳绣腿而已。

另外,国内还有一些所谓法律英语教材,东拼西凑了一些文章,加上注释和译文,既无体系,又无侧重。这类读物,只能算作英文教材,不能当法律书学习。我们既然不能靠读法律文摘学中文法律,同样不能这样学英文法律。

总结:

(1)学习法律英语,是用英文学习法律,不是通过阅读法律资料学习英文。所以,要用法律的方法学习;不能用语言的方法学习。因此,我反对“纯英文”主义;

(2)法律的方法,就是从基础学起,找到法律发展的逻辑起点,了解名词术语的特定含义,把握法律单元的整体构架。唯一能够满足这一要求的就是教科书。因此,我反对“名著”主义。

(3)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是“记问之学”,古人说,“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因为背来背去,都是别人的东西,没有自己的心得,不是真实的学问。学习法律英语也是一样。因此,我反对“范本”主义。

(4)最后,法律涉及面太广,因此,必须有专业定向,有选择,有取舍,有主次,有先后。把有限的时间安排好。否则,枉费心血,一事无成。因此,我反对“多多益善”主义。

简而言之,怎么学中国法律,就怎么学法律英语,就是宏观学习法的大总持法门。

展开阅读全文​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201825640@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金靴奖

相关文章

  • 世界杯没怎么看,被广告洗脑了!不如恶补世界杯的英语词汇呢!

    世界杯没怎么看,被广告洗脑了!不如恶补世界杯的英语词汇呢!

    可怕!作为一枚熬夜会死星人,为了看世界杯和发了福清扬男神,不惜通宵熬夜看球。没想到居然差点被世界杯的魔性广告偷走了灵魂,尤其是“博si招聘”,还有“你知道吗?...

    2022-10-20

  • 全球法律英语学习网站法律英语学习汇总

    全球法律英语学习网站法律英语学习汇总

    1、网站链接:这是律师和其他专业人士搜索法律信息的综合资源。本文提供了三种途径搜索网上法律资源:法律评论——各种法律评论和期刊摘要;合法搜索——搜索引擎;和法律...

    2021-02-14

  • 如何学习法律英语?

    如何学习法律英语?

    首先,法律英语需要很高的英语水平。如果科目是专业的话,在法语和英语的基础介绍上要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其次,除了正常的英语听、说、读、写之外,还需要对法律常识有一个...

    2021-02-14

  • 如何高效的学习法律英语?

    如何高效的学习法律英语?

    谢谢邀请。最后是总结。-——我为了英语反对英语的“纯英语”主义。人生短暂,但学习无极限。中小学教育,重在基础,进大学有专业定位;工作后分工更细,定位更清晰。学习...

    2021-02-14

  • 法律英语学习渠道汇总

    法律英语学习渠道汇总

    三、微信公众号我是做微信公众平台的内容运营出身的,对微信公众平台了解比较多。本来也是要更新运营公众号的,但是公众号只能通过电脑编辑发布,局限性太大,我就逐渐放弃...

    2021-02-14

自定义链接1

电话咨询
自定义链接2